8架光辉排队露脸却现原形:6台发动机不翼而飞,印度自研战机被美国卡成铁壳机
8月的班加罗尔,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停机坪上搭起了红地毯。10名议会国防委员会成员戴着参观牌,笑容满面地站在8架LCA光辉战斗机前合影这是斯坦航空精心设计的成果展示,想向议员证明印度自研战机正在腾飞。
但镜头拉近时,画面却露出了马脚:前排2架光辉的发动机舱还能看出金属光泽,后排6架的发动机位置却黑洞洞一片没有发动机,没有屏显,甚至连弹射座椅都空着。这场摆拍,彻底暴露了印度军工的致命软肋。
展开剩余80%一、合影陷阱:8架战机6台缺心,美国卡脖子比想象更狠
我们特意选了最完整的8架飞机。斯坦航空的工程师在参观前信誓旦旦。但当议员们的手机镜头扫过机群,后排6架光辉的发动机舱像一张张空洞的嘴,无声诉说着真相这些所谓的国产战机,连最核心的心脏都装不上。
问题出在哪儿?美国通用电气的F404涡扇发动机。作为光辉的唯一动力来源,印度无法自研,只能依赖进口。而最近美印因关税问题闹得正僵,美国放话不排除限制发动机出口这6架光辉,其实是被卡脖子的铁壳机。
斯坦航空为了遮丑,把有发动机的2架挤在前排,后排6架用没装发动机的机体充数。
二、40年难产史:从替换米格-21到被米格-21笑话
LCA光辉的诞生史,堪称印度军工的魔幻现实。、
1983年,印度提出用国产战机替换老掉牙的米格-21,立项LCA项目。谁能想到,这个小目标竟拖了40年:
设计卡壳:无尾三角翼布局找法国达索帮忙,雷达用以色列EL/M-2032,发动机靠美国F404,武器系统混搭俄、美、以导弹说是自研,实则是全球组装。
性能拉垮:2011年勉强入役后,印度空军吐槽推重比不如米格-21,雷达探测距离短100公里。今年5月印巴空战,光辉因怕被击落连战场都没上,反倒是老旧的米格-21硬着头皮飞了几架次。
交付龟速:2021年印度空军签了83架采购合同,4年过去只交付了30多架。斯坦航空的生产线像挤牙膏,平均每年造8架照这速度,替换400多架米格-21得等到2050年。
连印度媒体都调侃:米格-21都快退役了,光辉还没学会飞。
三、7300万美元一架!国产机比F-35还贵,钱都喂了组装线
离谱的是光辉的造价。最新的MK1A型合同价71.2亿美元买97架,单机成本7300万美元这比美国F-35A的自用价(约7800万美元)只差500万,却只是一架轻型战机!
钱花哪儿了?全砸在进口零部件上:
F404发动机:每台1200万美元,占单机成本16%;
以色列雷达:EL/M-2052有源相控阵雷达,每台800万美元;
法国航电系统:综合航电包500万美元;
进口导弹:阿斯特拉中距弹刚试射成功,之前全靠买美制AIM-120(每枚100万美元)。
四、美国卡脖子:断供发动机,180架订单变废铁?
现在,美国的发动机断供成了压垮光辉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印度空军计划采购180架光辉(含已签的83架和新签的97架),但每架都需要一台F404发动机。如果美国真断供,这180架战机将变成:
没动力的铁壳:发动机舱空着,飞不起来;
没战斗力的靶子:雷达、导弹全靠进口,断供后连零件都换不了;
烧钱的累赘:71.2亿美元合同签了,钱照付但拿不到飞机,印度国库要大出血。
印度一直喊国防自主,每年军购预算600多亿美元,却连战机发动机都搞不定。
8架光辉的合影还挂在斯坦航空的官网,只是照片里的成果,在懂行的人眼里更像耻辱:40年研发、7300万美元一架、6架没发动机这哪是印度军工的骄傲?分明是全球组装厂的缩影。
当美国的F404发动机供应链一紧,光辉就成了飞不起来的铁壳机;当进口零件断供,印度的国防自主就成了一句空话。
或许,印度该明白:真正的自主,不是把全球零件攒成飞机,而是能自己造出发动机、雷达、导弹这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。否则,再漂亮的合影,也掩盖不了被人掐着脖子的真相。
发布于:安徽省途乐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